


對話全球變局-金融、技術與社會研討會 兩岸學界產業領袖齊聚逢甲
面對全球政經秩序劇烈變動,金融與科技發展已不僅是產業議題,更牽動社會制度與公共治理的深層轉型。第十一屆「金融、技術與社會學術研討會」於4月18日,在逢甲大學甫啟用的共善樓舉行,來自中國大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學者11位,與台灣學界與產業代表齊聚一堂,展開跨界對話,以「金融全球化與技術的在地化」為題,聚焦全球經濟重組下的金融與科技趨勢,直面當前全球變局中的挑戰與機會。

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與校長王葳、北京大學中國社會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劉世定、文笙國際董事長陳介玄、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邱澤奇、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王篤強與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崇名齊聚一堂為研討會揭開序幕。
本屆研討會由逢甲大學與北京大學共同主辦,順利在台中舉行的背後推手,正是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教授(同時為東海大學榮譽教授)與北京大學教授劉世定。自2002年共同發起此一學術平台以來,兩人始終致力於推動跨界對話與知識交流。儘管曾因疫情短暫中斷,研討會仍持續累積深厚的學術能量,逐步串連起兩岸學術界、產業界與公共領域的多元參與,成為兩岸最具延續性與學術深度的對話社群之一。2025年首度移師逢甲舉辦,象徵研討會邁入新階段,也展現逢甲大學積極拓展國際連結、深化社會對話的核心使命。
與會貴賓包括逢甲大學董事長高承恕、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世定與邱澤奇、文笙國際董事長陳介玄、欣銓科技副董事長張季明與逢甲大學副校長唐國豪等人。與會者來自學術界與實務界,長期觀察並參與資本運作、科技創新與制度變遷的實際過程,針對企業出海的戰略邏輯、產業升級所需的制度條件,以及風險治理在中小企業經營中的限制與可能,展開深入對談。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世定以「有效金融市場理論的經濟社會學反思」為題和與會貴賓分享其觀察與研究成果。

欣銓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副董事長張季明以「新高科技與智能自動化的發展及相關影響」,從產業實務出發,分享新高科技與智能自動化的發展趨勢。
逢甲大學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與國內外學術機構的合作,拓展高等教育在面對全球議題中的行動力與公共性,成為回應變局的知識節點與創新平台。研討會雖落幕,但學術對話與社會關懷的種子,仍在不同角落繼續發芽。

近200位台灣學界與產業代表與逢甲學生一同參與,讓學術對話與社會關懷的種子持續發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