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逢甲大學勇奪全國AI智動化競賽冠軍 「RoadScan Pro」創新道路檢測系統獲肯定
逢甲大學在全國性競賽中再創佳績,由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林峰正指導,資工系學生林嘉彥、李煥良與自動控制工程學系學生洪群彧、蕭妤靜組成的跨領域團隊,以其創新作品「RoadScan Pro:結構評估解決方案」,在均豪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十四屆「全國大專院校AI智動化設備創作獎」中脫穎而出,榮獲冠軍殊榮,並獲頒新台幣25萬元獎金。

逢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與自動控制工程學系組成跨領域團隊以「RoadScan Pro」榮獲冠軍,獲頒新台幣25萬元獎金。

第十四屆「全國大專院校AI智動化設備創作獎」前三名學生團隊分別來自逢甲大學、元智大學與國立成功大學。
團隊開發的「RoadScan Pro」為一套道路檢測自動化系統,結合車載攝影技術與多項人工智慧演算法,包括FAST-UNet、改良型YOLOv11 SDIDC與MobileNetv3,能即時辨識道路裂縫與坑洞,並自動評估損壞程度。透過ByteTrack演算法與GPS定位功能,該系統可精準記錄瑕疵位置、類型與嚴重程度,實現道路狀況的即時監測與完整數據化管理。
今年剛畢業並已順利就業的團隊隊長林嘉彥分享到,這次專題就像是對在校所學的一次總驗收,從系統架構設計、AI模型的選擇與改良,到硬體整合,再到最終的即時資料庫建立與視覺化網頁呈現,經歷無數次測試與除錯,才讓想法真正變成能運作的作品。
來自馬來西亞的資訊工程學系李煥良則表示,這場競賽集結了各校頂尖團隊,團隊在簡報前相當緊張,只能盡可能做好準備與演練,努力把成果完整呈現。他指出,參賽過程中能觀摩其他隊伍的技術與創意,讓他們的視野大為拓展,是一段寶貴的經驗。

資工系林嘉彥、李煥良與自控系洪群彧蕭妤靜四位獲獎學生於賽前合影。
此一得獎作品已具備高度商業化潛力,針對台灣長期面臨的道路瑕疵問題,尤其針對坑洞導致的交通事故與國賠案件,提供高效率、可規模化的解決方案。指導老師林峰正十分肯定學生們成功將課堂所學與實際應用結合,運用科技回應社會實際需求,展現出優秀的創新能力與社會責任。
此外,團隊更進一步建構完整的道路維護生態系統,包含公開資訊網站與手機App,讓政府與民眾皆可即時掌握路況資訊。這項創新將傳統被動式的人工通報機制,轉變為主動且高效率的自動化管理模式,有望大幅提升道路養護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並減輕國家財政負擔。
為強化學生的實作與創新能力,逢甲大學長期推動CDIO(構思 Conceive-設計 Design-實作 Implement-運作 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致力於培養學生跨領域整合與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校內更定期舉辦各項大小專題競賽,如「科技創新應用競賽」鼓勵學生以專題實作為核心,結合AI、IoT、機電整合等前沿技術,將所學實際落地應用。本次獲獎團隊即是從此校內競賽中萌芽,進一步深化技術研發並拓展成果應用。
本次競賽成果,亦感謝教育部「智慧創新關鍵人才躍升計畫」中的智慧物聯網微學程、金融創新微學程,以及逢甲大學「帆宣智慧城市5G實驗室」的大力支持與補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