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勇奪全國資訊應用創新賽13獎項 兩隊入選APICTA台灣代表隊進軍亞太
2025.11.04
由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及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共同主辦的「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於11月1日在國立臺灣大學綜合體育館舉行決賽暨頒獎典禮。今年共有151所大專校院、1,964隊、9,781人報名參賽,寫下歷年新高紀錄。面對如此規模與強度,逢甲大學師生表現亮眼,於產業創新AI、產學合作、資訊應用、友達智慧場域與ESG應用、AI工具運用及MATLAB & Simulink無人機創新等組別共奪下13項獎項。
戀戀愛爾蘭:莊坤良教授帶師生穿梭文學與革命的島嶼
2025.11.04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不一樣的通識沙龍」於10月20日邀請外國語文學系教授莊坤良,以「戀戀愛爾蘭─作家與革命份子的島嶼」為題開講。活動由賴文祥主任揭幕,莊教授透過愛爾蘭文學與歷史,引領師生深入探索這座島嶼獨特的文化脈絡與革命精神
「only better, no best」志聖總經理梁又文分享成人之美精神實現真正的All Win
2025.11.03
逢甲大學10月31日舉辦「人文與科技大講堂」,邀請志聖工業總經理梁又文以「成人之美—讓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為題,帶來一場兼具產業洞察與人文關懷的演講。活動開場由校長王葳授予梁又文特約講座聘書,象徵志聖工業與逢甲超過十年深度合作再寫新頁。
逢甲大學參與SEWF Fringe Day 推動原住民賦能與地方創生
2025.11.03
逢甲大學社會創新學院院長汪浩受邀於10月28日的Fringe Day主辦Empowering Indigenous Futures: From First Nations Economics in Australia, Tagbanua Indigenous Tribe in Palawan of Philipplines, to Seediq Tribes in Taiwan (賦能原住民的未來:從澳洲的First Nations Economics、菲律賓巴拉望的塔格巴努亞族,到台灣的賽德克族)論壇,並來自菲律賓、澳洲的社會企業夥伴展開對話。這場Fringe Day論壇在台北社企大樓舉辦,共吸引來自全球11個國家的來賓與會。論壇內容從團隊領導、可持續財務,到倡議策略與跨國夥伴合作,議題豐富、兼具實務與啟發性。
逢甲大學學生團隊以智慧道路檢測系統榮獲萬潤2025電機資訊類最佳潛力獎
2025.11.03
在資訊工程學系林峰正老師指導下,由資訊系洪群彧、葉星豪、范秩嘉與自動控制工程學系卜云晴與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學士學位學程龎靚伊組成的逢甲大學跨域團隊「FutureRoad Lab」,憑藉作品「Pavement AI」,在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辦、崑山科技大學承辦的「萬潤2025創新創意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電機資訊類」最佳潛力獎成績僅次於金牌獎。
「氣候韌性」跨域課程 王玉純教授談氣候變遷與健康一體
2025.11.03
極端氣候不僅影響地球環境,更直接衝擊人類健康。逢甲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合作開設的「氣候韌性」跨域課程,10月31日舉辦專題講座,邀請中原大學校務研究暨永續發展處長王玉純教授,以「氣候變遷與健康一體」為題,從醫學與公共衛生角度解析氣候危機下的健康風險與因應策略。
女鬼、紅衣小女孩,是魔神仔嗎? 林美容教授談人對自然的無意識想像
2025.11.03
山區的一段錄影畫面,意外拍下「紅衣小女孩」詭異的身影,成為九〇年代台灣著名的靈異傳說。民間傳說改編為現代影音的流行商品,傳統的在地文化為何依然能打動現代人的心?當中是否有深沉的集體共鳴?為此,國語文教學中心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林美容教授於10月30日在資電館B22舉辦「女鬼、紅衣小女孩,是魔神仔嗎?」專題演講,從人類學角度,揭示「魔神仔」作為山林靈體的深層意涵。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談「關不掉的耳朵」創作從聽見內在開始
2025.11.03
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10月28日在圖書館一樓多功能區舉辦2025通識藝文講座,邀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知名編舞家鄭宗龍,以「關不掉的耳朵:如何聆聽內在,創作出動人作品」為題,分享創作與生命感知的旅程。講座由通識教育中心戴盛柏執行長主持,吸引逾百位師生到場聆聽。
FIP-SPE@FCU通過經濟部國際研發計畫 臺德聯手研發智慧鍍膜技術
2025.10.30
去年十月,逢甲大學與全球最大應用研究機構──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Fraunhofer Society) 攜手成立全臺首創的FIP-SPE@FCU 國際創新平台,作為臺德技術交流、產業合作與人才培育的重要橋樑。今年,該平台通過經濟部「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國際創新研發合作計畫」之臺德創新研發合作案,正式啟動該計畫。